>
昏昏欲睡的摊贩,看到两个打扮时髦的年轻姑娘经过,个个都伸长了脖子,睁大了眼。
陈念恩明知是假的,还是在一位摊主的忽悠声中矮下了身,拾起了一枚“袁大头”。
杨筝跟着陈念恩拾起了一枚“孙小头”。
摊主觉得自己机会来了,忽悠得更欢了。前些天也有个男孩带着女朋友过路,女孩对角落里的“玉葫芦”感兴趣了,在他的忽悠下,男孩花了六百多元买下了。
他们这些人,看到了年轻人,就像看到了商机。
杨筝摩挲了下毛糙的钱币,面上没什么表情。
陈念恩好歹是完成了答辩顺利毕业的临大考古系学生,摸了两下,心中也有了数。
摊主还在喋喋不休。
“这是‘袁大头’啊,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,含银量很高的,不要错过啊。”
“您这是真的吗”陈念恩又捻起了一块,翻看年代。
“真的,百分百真的!你看看这成色,这锈斑!”摊主捧起了一块做旧很明显的银币。
他又拿起一块“孙小头”对着“袁大头”敲了好几下,让陈念恩听声音。
“姑娘,你听这声音,是真银的!”摊主信誓旦旦道:“你问问这条街上的,我在这多少年了,卖过假的嘛!”
旁边卖假古董的也听不下去了,别过脸,不去看这个摊主。
杨筝用食指和中指捏起一块“袁大头”,吹了一下,放到耳边。
“袁大头”的鉴别其实很简单,就这么吹一下,纯度高的真银会发出“噌”一声,声音清亮,假的就是吹到明早,也吹不出这样的声响。
民国时期的当铺、银行,伙计会拿专门摆“袁大头”的木托盘,往下丢钱币听声音鉴别真假。
杨筝在书上读过,记住了几种鉴别方法,实践却是第一次。
摊主见了杨筝这手法,就知道遇上行家了,嘴巴也闭上了。
杨筝试完就放下钱币,准备走了,倒是陈念恩还给摊主留了句话。
“老板,民国三十五年袁大头就差不多停用了,您这个三十六年的,我还真没见过……”
摊主脸一阵红一阵白,刚想争辩两句,杨筝就把陈念恩拽走了。
“专业知识不到位。建国后还有部分地区铸造,不过流通范围很小了。”杨筝总结道。
陈念恩应了声,不敢跟杨筝进行专业知识的较量。
“这么多造假制假的,没人管吗”陈念恩岔开话题。
“你觉得会有人在这买文物吗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直上天堂 西岚妖歌 第三卷 装A后被国民弟弟抱了[穿书] “十恶不赦”小福娃 西岚妖歌 第四卷 碧落黄泉 江山代有才人出综艺篇 老攻退不掉了怎么破 霍格沃兹之幕后大boss 谢幕 心动满兜 冰雪王座 西岚妖歌 第二卷 包子出没(妖絮龙吟) 救姻缘 西岚妖歌(父子) 穿越成女神农 神医娘亲:团宠萌娃太抢手 殇络 心意 惊!侯爷怀里的娇软庶女又杀疯了